希望公园改造_希望绿洲公园南门
改造后的江心公园重点突出生态、人文、智慧三个主要特点。备受关注的岛上原有的茂密树木植被保留下来了,除此还围绕绿化彩化香化,补植福建山樱花、金桂、鸡蛋花等40多种观赏性植物群组,形成符合自然生态群落的植物景观。游客可在蜿蜒的林中栈道和阳光长滩中,亲近森林江河,沐浴自然、观赏密集大树群落和闽江碧水,体验原生态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感受扑面而至的自然清新景致。
改造后的江心公园还利用江心岛的特点,结合驳岸加固,突出亲水特点,修建—条1.2公里的环岛观江亲水漫步道,在沿江驳岸补植水生植物,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市民可观赏感受闽江碧水优美景色。
除此,还运用地埋式污水生态处理和生态水处理的手段,实现污水零排放。据介绍,地埋式污水生态处理方式就是将生态处理池建成“池中别岛”景点,形成“岛中岛”,实现污水零排放;生态水处理的手段方式将岛上的雨水、污水、废水集中在池子中处理,结合景观用水,实现污水零排放。
为纪念1995年元宵晚会盛举,在晚会旧址保留现状2株百年古榕作为广场标志物,修复集演艺、休憩、纪念三大功能于—体的演艺广场,作为为福州市民了解江心岛文化历史、找回记忆和展示当代社会发展的场所。
通过临水文化广场和文化展厅,展示仓山文化和民俗文化渊源历史,让广大市民游客了解和体验仓山文化底蕴和闽台临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州拟规划新增800个社区公园和街心公园,凸显“小而美”“小而精”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在广州街头、乡村,悄然出现了很多微小公园。根据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广州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2017-2035年)》,全市近期拟规划新增公园共828个,其中800个为社区公园和街心公园。而《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中则描绘了广州2035年的城市建设图景,其中,绿地建设将是影响广州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民生工程。
这些被称为“口袋公园”的小公园长什么样儿?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公园虽小讲究不少,它们凸显“小而美”“小而精”,不同的公园有不同的特色,选址、功能均有奥妙,甚至公园里种什么花,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越秀区今年拟建成10个口袋公园
“2019年,越秀区计划建成口袋公园10个。”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工程师周秉尧介绍,越秀区目前在法政路-越秀北路、东湖路-永胜上沙和农林东路3处成功开展了试点建设,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最早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利用城市中一些闲置废弃的场地进行改造,主要为社区增加更多可供休憩、活动的小型公园。口袋公园主要特点是规模较小、功能简单、选址灵活、高频使用,是绿色、舒适、放松、安全的小空间。
周秉尧说,越秀区已初步形成一套兼具便民休闲、历史传承、夜景照明、海绵城市和特色花园五大要素,适合越秀区情的口袋公园建设模式。
小小公园甚至考虑到了雨水处理
越秀区建成的三个口袋公园,在300平方米—1000平方米之间,很小,但都多元、简便、适用。
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永胜上沙口袋公园,看到这里紧靠一个公交车站,人流量较多。“我们把公园路径与行人道接轨,无缝衔接,从而拓宽了公交车站后的人行道,提高行人和上下车乘客的通行体验。”园林设计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规划设计时深入分析场地周边市民活动和通行需求,着重优化市民通行体验,重新布局出入口、园路,拓宽人行及活动空间,梳理布局绿化植被,按需配置休憩座椅等便民服务设施,提高公园使用率,打造家门口的绿色休闲空间。
口袋公园建设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采用建设下凹式绿地,将景观建设和雨水处理有机结合,实现“渗”“滞”“蓄”“净”“排”处理。永胜上沙口袋公园就通过降低公园绿地标高,入口设置下凹式卵石滩集水点,利用绿地与卵石沟形成海绵体,保留原有大树自然形成“小绿岛”,使雨水最大限度在园内缓冲消化。法政路项目则巧妙利用地形高差营造贯穿全园的跌级草沟旱溪景观,将海绵城市设施景观化,以草沟作集水沟,景石、枯树干引导雨水缓冲和下渗,卵石滩蓄水、排水,缓解周边排涝压力。
口袋公园里的花也是大有讲究。每个公园都根据区域生境特点设计了一种特色花卉和若干种不同季节开花的观花植物,如凌霄、天堂鸟、碧桃、新几内亚凤仙等名优花卉,“小而精”,有特色。
“我们是一园一花式。”园林工程人员介绍,法政路、永胜上沙、农林东3处口袋公园的特色花卉分别是凌霄、天堂鸟、碧桃。
小小公园一凳一墙皆有文化渊源
口袋公园都建在什么地方?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项目试点遴选优先选择历史文化和史迹相对集中的地段。比如法政路周边有广东政法学堂、湛家花园、广州古城墙遗迹、镇海楼,永胜上沙有东湖新村、新河浦历史建筑群、东山湖公园、许广平故居、广九火车站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永胜上沙口袋公园就选用了东湖新村的历史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主题。东湖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曾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纯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广州第一个有电话的小区,第一个注重集中建设公共配套的住宅区,开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的先河。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口袋公园的艺术化坐凳是提取东山湖公园九曲桥造型和颜色设计的,而镂空景墙则是提取清水砖墙概念设计的。总之,口袋公园里处处都有文化渊源。
社区微改造造就了社区邻里广场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广雅路的西湾东社区文化广场是一个街心公园,位于3栋老旧楼梯楼的中间,是一个三角形地带。这里安装有健身器材,老人早晚在这里锻炼身体。这个小公园还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常举行一些党建社区活动。
“过去这里杂草丛生,蚊虫滋生,街坊经过都绕道走。现在环境变优雅了,在附近散步的人,心情也变得愉快一些。”附近居民符**告诉新快报记者,她在这里居住了10多年,看着这个小公园的改变。如今,公园内地面平整,敞亮干净,老人小孩休闲时喜欢来小公园里坐一坐,走一走。
据荔湾区西村街道负责人介绍,老城区的空间有限,这个小公园属于见缝插针,只有两三百平方米,是利用原来的场地进行改造而成。近两年来,西村街将这个小公园纳入社区微改造中,根据群众的意见,首先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把杂草除去,将地面硬地化;其次给居民增加活动设施,并增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建宣传专廊,将其打造成西村地区的党建阵地。
随着社区微改造的延续,今年,西村街还将打造5个街心公园,这些“社区邻里广场”将作为社区邻里关系的纽带,以该社区特有的文化进行不同的主题建设,包括在地铁西村站附近及广雅社区、长乐社区等共4个社区,将打造成书香社区、志愿服务、家风主题、消防主题休闲公园等主题的邻里文化广场。据介绍,目前这一批小公园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底完工。
通过艺术设计最大限度增加美感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广州市的口袋公园“颜值”都很高,原因是它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景观,通过艺术设计最大限度地增加美感。
位于越秀区二沙岛最东端的艺术公园原来是废弃停车场和封闭的亚运通道,树木杂乱茂密,道路不通,设施老旧,行人罕至,无法满足市民休闲活动和城市景观需求,与二沙岛西端的开放式绿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如今的艺术公园基本上是通透的,游客无论站在哪个地方拍照,都可将“小蛮腰”摄入镜头。此外,这里也是欣赏西塔、东塔等地标和珠江夜景的最佳观赏点。站在这里,能将一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摄影爱好者孙先生说,艺术公园非常适合拍摄,无论拍人物、建筑还是风景,基本上是360度无死角。
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艺术公园以“钻石”造型为基础,打造成片的钻石型草地,并种植三种不同色泽和质感的草坪植物,形成界线分明的趣味草地;以“珠江水”为纽带,运用3种色差的石材,拼成大面积市民活动广场,与钻石型草坡有机连接,并连通海心沙4号、5号引桥和二沙岛南北人行道。
此外,草坪还用玻璃进行了“切割”,玻璃下就是彩灯。“夜晚,彩灯将大草坪‘切割’成一颗有机的大钻石。用无人机从空中拍摄,效果非常明显。”孙先生说,艺术公园看上去珠光宝气十足。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李应华 谢源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